李象群 不怕从零开始《新晚报》

李象群 不怕从零开始
     李象群 当代著名雕塑家,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1年4月,出生于哈尔滨市。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1990年至200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任职。200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授。曾连续两次获得中国体育美展金奖,由他创作的毛泽东、邓小平、巴金、郭沫若等一批伟人的雕塑作品被世人推崇。
      李象群的工作室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字——0工场。在通向工作室的墙上,都挂满了“0工场 zero field”的海报。他为什么会给自己的工作室起这样一个名字,他又是经历过哪些事情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进了李象群的工作室。
      启蒙老师是父亲
      记者:为什么给自己的工作室起“0工场”这个名字?
      李象群:“0”是不确定的数字,在他前面填上任何数字都可以改变它的结构。所以我想把“0”作为起点,在一个新的场地开始我的工作。
      记者:你现在是中国非常优秀的雕塑家,最初的启蒙教育来自哪里?
      李象群:第一位应该是我最崇敬的我的父亲李顾茂,是他给予了我最初对艺术的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第二位是在哈尔滨备受尊敬的杨角老师,他发现我有艺术方面的天分,就经常给我指导,把我带进艺术的殿堂。小时候,我经常去哈尔滨青年宫、道里区文化馆和哈尔滨少年宫蹭课,那时,画具和颜料都是这些美术班的老师们给我的。
      记者:刚开始的时候学习什么画种?
      李象群:油画。我上初中的时候经常拎着画箱去松花江边画画。家里很少给我买画具,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当时经常有同学求我帮他们画画,我就每画一张收他们10张纸,这样就很容易地解决了缺少画纸的问题。色彩颜料主要是靠邱风老师提供,他教我画画。15岁的时候,我考了一次哈尔滨市评剧院。
      记者:为什么报考评剧院呢?
      李象群:当时,家里人怕我下乡,因为我的哥哥已经下乡了,姐姐由于高度近视也不符合下乡的条件,多以下一个就肯定轮到我了。但我并没想那么多,下乡也不错嘛,能在生产队里当一个板报员或者在工厂的工会里当个宣传干事不是挺好嘛。这好像就是我当时的理想了。
      记者:考试结果怎么样呢?
      李象群:结果是我考上了。当时,一共有80多人参加考试,只录取了四个人。
      记者:当时都考什么科目?
     李象群:素描、色彩、创作。不过我没去评剧院上班。17岁,我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按照我的志愿,应该上油画系。后来,鲁美雕塑系的老师找我谈话,劝导我到雕塑系学习。当时我觉得雕塑很神秘,我很喜欢,只是觉得实在太难了,因为我一直是画平面的。后来,我就问杨角老师该怎么办。杨角老师告诉我说:“没让你报雕塑,是因为你没学过,但如果要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是全国最强的雕塑系,我支持你。”于是,我就听从杨角老师的话,去了鲁美雕塑系。
     在鲁美打开雕塑之门
     记者:你以前是画平面的,到鲁美后很快就找到雕塑的灵魂了吗?
     李象群:没有,最初的俩年我都想转回油画系了。当时,我做作品一点儿感觉都找不到,我真看不懂什么是好的雕塑,比较迷惑。到了大学三年级上学期、经系里的著名雕塑家杨美英老师点拨我,我才开了窍。从此打开了我从事雕塑事业的大门,这是我一生难忘的。
     记者:听说你当时在鲁美读书时就小有名气?
     李象群:可能吧。当时没想那么多,自大三开始,我做的每一件作品都非常有感觉,院里的师生因此慢慢地知道了我。
     记者:毕业后,你就留在鲁美任教了?
     李象群:是的,毕业前,系主任找我谈话,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说只要能让我做专业,在哪里都行。其实,我想回哈尔滨画院,我觉得能去那里工作已经是我进入了我艺术的最高殿堂了。正当我领了27块钱派遣费准备买火车票回哈尔滨时,院里突然通知我:我被留校任教了。
      记者:还记得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情景吗?
      李象群: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8块钱,当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暴发户,手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工作一年后,我有了要进修的想法。我觉得,天外有天,自己不能局限在这个小圈子里,一定要出去见见世面,要到北京去。
      记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李象群:是的。1983年9月,我第二次离开东北,来到北京,通过考试进入了中央美院进修一年。每次考试我都异常兴奋,每次都能超常发挥,有时连我自己都很吃惊。平时做吧出来的作品,在考试中我都能完成。
      记者:在中央美院学习,你又把自己归“0”了?
      李象群:是的,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我抱着虔诚求学的心态,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把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优势汇集在一起。当时,由于我的成绩较突出,系里有留我的念头。这时,鲁迅美术学院急调我回去了。
      记者:你就这样放弃在学业上的追求了吗?
      李象群:没有。回鲁美以后,我考上了贺中令老师的研究生,使自己的艺术探索的道路又迈上了新台阶。
      又一次从“0”开始
      记者:研究生毕业后,你又是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李象群:1990年,我从鲁美雕塑研究生毕业。毕业分配的时候,我被院里告知要自己解决工作问题。于是,我在1990年9月9日,拿着自己的作品册子再次来到了中央美院。11月6日,我来到中央美院报到,正式调到北京工作。我把大衣、书、电视机等很多东西都卖了,凑足了3000块钱的出省费。我到北京时,身上几乎没什么钱了,拎着俩个箱子和一个行李就来了。又是一次从“0”开始。
     记者:这么说刚到北京时,你的生活是很艰苦的?
     李象群:是这样的。刚到北京时,我就住在美院的一个大工作棚里,屋里的老鼠经常在我的身边蹿来蹿去。1990年的11月16日,我儿子在哈尔滨出生了。我是从电话里得到的消息,都没能回家去看他。我非常高兴,就在王府井买了一些巧克力糖分给大伙,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快乐。
     1991年初,我把爱认和孩子接到了北京。因为与一个小旅馆的老板混熟了,我们一家三口就挤在这家旅馆里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小屋里。里面只能摆下一张床、一个小方桌和一把椅子。人是根本走不进去的,只能脱了鞋在床上走。屋顶是毡纸的,棚顶上还铺着塑料布,以防止雨水往下滴。在这种条件下,我儿子的小脸蛋被冻得通红。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100多块钱,而房租就是100块钱。后来,美院见我有困难,每个月补助我50块钱。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80块钱。我每天到学校食堂给妻儿打饭吃,给孩子买牛奶喝。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了了,我把孩子送回了哈尔滨,我太太到珠海给她的同学做设计去了,我又回到那个大工作棚去住了。
      记者:你真正被大家所认识还是参加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吧?
      李象群:参加这个大展并获得金奖,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是美术界对我艺术成就的肯定。我用11天完成了雕塑《永恒的运转》。评审前,我是最后一个送作品参评的人,也没多想,我就随便把它往地上一撂。真没想到,这件作品却在那次评选中获得了金奖。
      记者:有很多人说你做的伟人像有灵魂。
      李象群:我比较喜欢做名人像,我想把他们塑造成离我们很近的人。